郑州配资网炒股配资开户凉州(即武威)的齐飞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反清风潮。各地纷纷响应,甘肃省府兰州虽然依旧被清朝的旧官僚势力掌控,但甘肃境内的农民和会党力量却不甘示弱,频繁发起多次起义。例如,阶州(即武都)地区的农民领袖何成海和姚永福率众围攻县城,遭到清军的猛烈镇压,导致数百民众死伤;灵台县的佃农蔡普明也组织了陕甘边的会党成员,发动胡家店起义,尽管人数较少,但声势颇为震撼;而宁县的农民领袖彭四海、汪兆黎领导的早胜塬起义,也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义士。这些勇敢的民众自发地反抗即将灭亡的清朝,充满了豪情壮志,成为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此时,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也处于革命的风云之中。黄河以西的这一狭长地带,被祁连山与巴丹吉林沙漠环绕,形似一条通道,因此被称为“河西走廊”。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镇如同一道道坚固的堡垒,屹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古以来,河西走廊的民众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深受其害,反抗暴政、抵制苛捐的斗争历久弥坚。尤其是清朝末期,压迫和剥削愈发严苛,河西的民众纷纷投身革命。在这其中,甘州(即张掖)地区的王良卿、王莲清等人,密谋组织起义,计划攻占河州(即临夏)。然而,由于事先准备不充分,密谋被泄露,导致王良卿等30余名起义者被捕处决。与此同时,凉州(即武威)的齐飞卿,因为长期反抗官府的压迫而被囚禁,在监狱里积极宣传反清思想,并与会党组织保持联系,策划起义。最终,齐飞卿被凉州知府王步瀛查知并杀害,这一事件激起了民众的强烈同情。酒泉的祁得隆,也召集了500多名农民,计划在节庆期间起义,然而因计划泄露,起义遭到镇压,祁得隆等人最后被清军击败。
展开剩余75%1. 甘州王莲清、王良卿
王莲清出身于河南,其父曾在清朝任职,担任南古城的把总,并且在光绪年间参与了镇压祁连山一带暴乱的战斗,然而在战斗中不幸受伤去世。王莲清随母亲迁居东乐,接受了传统教育并学习了武术,性格正直,喜欢为困苦的人出手相助。成年后,由于家庭贫困,王莲清未能继续深造,遂到甘州谋生,做佣工为生。王良卿则是东乐人,家境较为富裕,他的父亲经营杂货铺,善于结交商贾,王良卿也受其影响,交际广泛,成为当地白莲教龙华会的会长。王良卿为人豪爽,平日里行事狂放不羁,且有时仗势欺人,他与王莲清在求学时期成为了亲密朋友,二人志同道合,结下深厚的友谊。
辛亥革命爆发后,甘州的旧官僚们感到极度恐慌,担心新政府会清算他们与清朝的罪行,因此一些官员开始躲藏,一些则勾结团练维持现状,民间恐慌四起。王莲清敏锐地察觉到形势变化,决定回河南了解局势,而王良卿尽管知道路途险恶,依然慷慨资助王莲清,并通过龙华会和白莲教的网络秘密护送其返回河南。在河南,王莲清结识了许多革命党人,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坚信革命党能够推翻满清政权,并最终加入了革命党。随后,他被派遣回河西策动起义。途经陕西时,王莲清目睹了革命军与甘军激烈的对抗,心中充满激动,决定与王良卿商讨策划起义,并计划以龙华会为基础,借佛教的名义在张掖、山丹、临泽一带开展革命宣传,集合帮会头领和义士,计划发动起义。
甘军的马安良部在陕西激战不断,而革命军的张云山也派遣使者前往甘州与王莲清和王良卿接洽,准备从后方袭击马安良的“老巢”河州。两人计划在甘州、山丹、临泽和东乐四地分别发动起义,然而由于弹药短缺,王莲清和王良卿四处寻找高价购买子弹,最终计划泄露,甘肃提督马进祥得知后,立即调动清军进行抓捕。王莲清和一名回族会众被捕,并押解至刑场。王莲清在行刑前高呼“革命成功,清朝必亡”,激励周围群众勇敢反抗清朝暴政,被百姓称为“铁汉子”。不久后,王良卿与其他30余名会众也被捕,甘州起义最终失败,很多人被无辜关押,起义的梦想就此破灭。
2. 凉州齐飞卿、陆富基
齐飞卿是个具有书画才能的秀才,同时也精通武艺,为人仗义疏财。1908年8月,他联合陆富基、于成林等人,领导凉州的农民群众攻入县衙,抗议不合理的税收。县知事因此逃跑,农民义军则抄了地方法官和劣绅的家财。事后,清政府派遣把总刘作铭前来镇压,并成功捕捉到于成林,将其杀害。陆富基在外地得知此事后,决定投案自首,以免连累乡亲,最终被押往兰州并被处决。齐飞卿因躲避追捕,一直在外流亡,直到1910年再次回到故里,准备联合帮会力量继续反清活动。然而,因出卖者的背叛,起义计划被泄露,遭到陕甘总督长庚的镇压,起义再次以失败告终。齐飞卿被捕后,与狱中革命志士共同宣传反清思想,最终被凉州知府王步瀛杀害。
3. 酒泉祁得隆
酒泉的祁得隆长期以行医为名,在当地宣传革命思想。到了1912年春,他组织了几百名革命党人和农民,准备在酒泉城发起起义。祁得隆与驻扎在酒泉的清军中一些革命党成员建立了联系,策划了2月17日凌晨的起义。然而,计划最终因叛徒告密而遭到泄露,清军迅速采取了反应,起义军由于准备不足,兵力落后,武器简陋,最终未能抵挡清军的进攻。祁得隆在被捕后被处决,酒泉起义也宣告失败。
总结
纵观辛亥革命时期,河西走廊的革命活动虽然因事机泄露而失败,但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却令人钦佩。他们不畏强权,敢于反抗封建压迫,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勇气。正如凉州的齐飞卿、陆富基等人所表现出的磊落豪气,正是这种不屈的英雄气概,成就了他们在历史中的崇高地位。正如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所写:“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凉州。”这句话道出了河西走廊英雄人物的气概与精神,证明了一方水土,确实能够培养出一方英勇之士。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杠杆网址,康乾配资,配资炒股平台首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