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上市公司一览表"王福治......" 文书念叨着
咱今儿个要唠的这位老爷子,可真是活化石级别的人物 ——102 岁的王扶之,当年为了吃口白面馒头参军的半大孩子,如今成了那批开国英雄里最后一位。这老爷子现在还每天雷打不动听军事新闻,国家大事比谁都门儿清。从黄土高坡到硝烟战场,从扛梭镖冲锋到看现代化武器,他这一辈子,活脱脱一部跨越世纪的传奇,里头的故事能让你听着听着就竖大拇指!
一、一个谎话说出个英雄路,白面馒头成了 "引路明灯"
1935 年夏天,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日头毒得像火烤,12 岁的王福治正在山坡上放着羊,鞭子甩得 "啪啪" 响,肚子却饿得咕咕叫。远远看见一队扛着红旗的队伍过来,战士们穿着灰布衣裳,脸上带着笑,不像以前见过的兵那样凶巴巴。
展开剩余88%这队伍怪得很,不抢老百姓东西不说,还帮着挑水扫地,见了娃娃就给块窝头。村里老人说:"这是为咱穷人打仗的队伍!" 王福治瞅着队伍里几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娃娃兵,扛着红缨枪,腰杆挺得笔直,唱歌唱得震天响,那股精气神儿,把个放牛娃看得眼睛都直了。
"要是能跟着他们,说不定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 这念头一冒出来,就跟野草似的疯长。当晚,王福治翻来覆去睡不着,摸着饿得扁扁的肚子,做了个改变一辈子的决定 —— 他要去当兵!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这黑瘦的小家伙就揣着个空干粮袋,跑到队伍招兵的地方。负责登记的文书瞅着他那小身板,眉头皱得像个疙瘩:"小家伙,你多大了?" 王福治赶紧挺了挺胸膛,声音扯得老高调:"报告,我 17 了!"
这话一出口,自己心里头 "怦怦" 直跳 —— 这可是他这辈子说的第一个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现在回想起来,老爷子总咧着嘴笑:"那会儿人小,可心眼儿不少,知道不够岁数人家不要,只能硬着头皮吹牛皮!"
许是看他眼神里那股子执拗劲儿,文书居然没细问,提笔要登记名字。"王福治......" 文书念叨着,突然停了笔,抬头瞅着他:"这名字不够响亮,不如改叫 ' 扶之 ',乱世之中,总得有人扶一把,你说中不中?"
就这么着,放牛娃王福治成了队伍里的王扶之。他攥着发下来的半截枪,心里头乐开了花 —— 当晚就吃上了热乎乎的白面馒头,那滋味,让他记了一辈子。后来成了将军的王扶之总跟人说:"当时就想混口饱饭,哪想到这枪一扛就是一辈子,稀里糊涂成了英雄!"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里头藏着多少苦水和荣耀。那个年代的孩子早当家,12 岁就懂啥叫饿肚子,啥叫盼头。队伍给了他一个馒头,他却用一辈子的热血,回报了这份信任。
二、死神门前溜达 38 小时,两只苍蝇成了 "救命恩人"
1952 年 8 月 2 日,朝鲜战场上的太阳毒辣辣的,时任部队指挥员的王扶之,正在前线坑道里研究作战地图。突然头顶 "呜呜" 声越来越近,紧接着就是天崩地裂的一声炸响 —— 美军的重磅炸弹正中坑道顶部!
黑暗瞬间吞没了一切,王扶之感觉双腿被巨石死死压住,疼得他眼前发黑。等缓过神来,四周一片死寂,只有战友们痛苦的呻吟声。坑道被 20 多米厚的土石埋得严严实实,成了个密不透风的 "活棺材"。
"都别慌!想办法挖出去!" 王扶之忍着剧痛喊了一嗓子,摸黑摸到自己的刺刀,开始在碎石堆里刨。空气越来越稀薄,每喘口气都像吸进刀子,渴得实在受不了,就摘下钢盔接自己的尿喝;饿了,就抓起混着泥土的雨水往嘴里塞。
为了让外面知道他们还活着,大伙儿轮流敲脸盆、砸水桶,甚至用石头敲出摩斯密码的节奏。可外面啥动静没有,好像全世界都把他们忘了。时间一点点熬着,有两个战友因为失血过多,慢慢没了声息,王扶之摸着他们冰冷的手,眼泪混着泥水往下淌。
外面的救援队伍也急疯了,挖了 30 多个小时,手上磨出了血泡,却连个人影都找不着。看着那么大的塌方量,有人开始唉声叹气,连棺材都备好了,就等着宣布消息。
就在这节骨眼上,工兵班长刘文才突然指着一处缝隙喊:"快看!有苍蝇飞出来!" 话音刚落,所有人眼睛都亮了 —— 有苍蝇就有空气,有空气就可能还有活人!大伙儿跟疯了似的往那个方向挖,镐头抡得飞快,手上的血顺着工具往下滴也顾不上擦。
38 小时后,当浑身是血的王扶之被抬出来时,他瞅着太阳,居然还有力气开玩笑:"美国佬这炮弹劲儿真足,差点给我办了免费土葬!" 这股子乐观劲儿,让在场的人鼻子都酸了。
打那以后,王扶之立下个规矩:这辈子绝不打苍蝇。家里人说他:"老爷子见了苍蝇跟见了亲戚似的,还说那是 ' 战场上的福虫 '。" 更有意思的是,他每年过俩生日 —— 一个是娘生他的日子,另一个就是 8 月 2 日,这重见天日的日子,比啥都金贵。
三、千位英雄的故事,就剩他一个在唠
时间这玩意儿最公道,啥都能给你看明白。当年和王扶之一起出生入死的 1600 多位英雄,如今就剩他一个还在这儿唠嗑了。想想都让人心里发沉 ——1955 年那会儿,这些人正值壮年,一个个意气风发,如今却只剩他一个,成了活着的历史书。
2022 年,最后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英雄走了,享年 111 岁;2023 年,又有两位老将军相继离世,一个 105 岁,一个 108 岁。现在,102 岁的王扶之成了那批人的独苗,他的记性好得惊人,哪年在哪场战斗,谁牺牲在哪个山头,说得比教科书还准。
老爷子书房里挂着幅字,写着 "不忘初心",笔锋硬得像他当年握枪的手。最让人动容的是,他有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战友们的名字 —— 张三李四,哪里人,牺牲在哪场战斗,写得清清楚楚。家人说:"老爷子每天都要翻一遍,边看边念叨,有时候还掉眼泪。"
2025 年夏天,电视台做了档特别节目,用高科技让王扶之跟已故的战友们 "见了面"。当屏幕上出现那些熟悉的面孔,老爷子颤巍巍地说:"老伙计们,我想你们了......" 就这一句话,把多少人看哭了。这哪是科技啊,这是用念想搭了座桥,让英雄们在另一个世界聚聚。
现在军史专家都宝贝着老爷子,说他每句话都是史料。为啥?因为他不光是历史的旁观者,更是亲历者。从打土豪分田地到抗击侵略者,从解放全中国到建设新中国,他这 102 年,活脱脱一部民族奋斗史。有回年轻记者采访他,问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是啥,老爷子摸了摸胸前的勋章,慢悠悠地说:"我没给兄弟们丢人,没给国家丢人!"
四、102 岁还操着国家的心,这股劲儿谁不佩服?
有人可能纳闷:102 岁的老人,还能折腾啥?王扶之用行动告诉你 —— 操心国家大事,啥时候都不晚!
每天上午 9 点,老爷子准时坐在收音机前,耳朵贴着喇叭听军事新闻,比上班打卡还准时。台海局势、航母动向、新型武器,说得头头是道,比年轻人都门儿清。有回听说国产航母编队去访问,老爷子高兴得直拍大腿:"好!好!咱也有大轮船了!"
看到无人机在演习中显威风,他眯着眼睛笑:"这玩意儿好,不用咱娃们拼命了!" 家人偷偷说:"老爷子最怕的不是身体不好,是跟不上趟,总说自己是 ' 老古董 ',得天天学新东西。"
问他长寿的秘诀,老爷子陕西腔一甩:"成天琢磨国家大事,哪有功夫生病?"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还真有道理。医生说老爷子脑子转得比同龄人快多了,全靠天天关心这关心那,锻炼出来了。
更让人佩服的是,这老爷子从不摆老资格。领导送来的慰问金,他转身就捐给贫困学生,登记时就写 "一个老兵"。年轻军官来请教,他泡上茶慢慢说,一点架子没有。有回有人问他:"您这辈子最值当的是啥?" 他想了想说:"能看着国家一天天强起来,比啥都值!"
今年建军节前,老爷子还录了段视频给全军将士鼓劲:"现在的条件比咱那时候强百倍,你们得好好干,给国家争口气!" 短短几句话,听得人心里热乎乎的。教育专家都说,老爷子这精神,比多少课本都管用,这才是真正的榜样!
唠到最后说几句
王扶之的故事,哪是一句 "长寿" 能概括的?这分明是信念的力量,撑着一个人走过了百年风雨。你想啊,从为了一口馒头参军,到九死一生不后退,再到百岁高龄还操心国家,靠的不就是心里那团火吗?
现在咱总说日子难,可跟老爷子那时候比,这点难算啥?人家在死神门前都能开玩笑,咱遇点坎儿就耷拉脑袋?老爷子用一辈子告诉咱:人活着,总得有点奔头,有点念想,有点放不下的牵挂。
你心里头有那么团火吗?有那么个让你豁出去也得守护的东西吗?要是有,那就好好护着,说不定哪天,你也能活成自己的传奇。就像王扶之老爷子那样,不管多大岁数,不管啥境遇,心里那盏灯,总得亮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发布于:江西省股票杠杆网址,康乾配资,配资炒股平台首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服务强化市级人工智能先导产业母基金战略牵引作用
- 下一篇:没有了